10月14日晚间,全球钛白粉巨头龙佰集团发出一纸公告,揭开三年前一起技术秘密侵权诉讼案件的细节,因本案索赔金额高达13.105亿元,引发行业广泛关注。除了高额的索赔金额,这起案件的被告也引发了外界关注。
公告显示,这起案件的被告共有四名,包括三名曾在云南新立担任要职的自然人——刘建良、江书安、赵泽权,以及河北燕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河北燕钢”)。龙佰集团指控他们非法使用其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技术,严重侵犯了公司的商业秘密。
其中,被告之一刘建良曾是龙佰集团子公司董事长。刘建良曾经是云南新立的法定代表人,也曾担任过董事长职务。2019年,龙佰集团以8.29亿元的挂牌底价成功竞购云南新立68.1%股权及52.19亿元债权。此后,龙佰集团通过收购少数股东股权、债权增资等形式不断扩大持股比例至99.58%。
龙佰集团表示,被侵害的相关技术秘密为原告云南新立引进并采取严格保密措施的大型氯化钛白粉生产线的建设工艺、生产技术。
公告显示,自2007年起至2019年期间,被告刘建良、江书安、赵泽权等人曾分别担任过云南新立的重要领导岗位、主要技术岗位。江书安、赵泽权于2019年下半年入职河北燕钢的关联公司,利用原告的技术秘密等资料为所在公司的氯化钛白粉生产线的规划、设计、建设等提供相关服务,直至案发。因被告江书安、赵泽权涉嫌与其他犯罪嫌疑人等共同侵害原告的技术秘密,2022年云南新立向云南省禄丰市公安局提出刑事控告,该局于当年正式立案,并启动刑事诉讼的侦查程序。
2025年5月15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已对先到案的刑事被告人刘建良、江书安、赵泽权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案件进行了开庭审理,目前尚未判决。龙佰集团的诉讼请求还提到要在《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化工报》《人民法院报》或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全国性媒体的显著位置刊登声明,就其侵权行为向原告赔礼道歉。
龙佰集团官网显示,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新材料研发制造和产业整合的大型工业集团,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601)。主营钛白粉产能151万吨/年,海绵钛产能8万吨/年,双居全球前列。锂电正极材料磷酸铁产能规模跻身全国行业前五。集团在职员工近两万人。
8月18日,龙佰集团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龙佰集团营业收入为133.31亿元,同比减少3.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5亿元,同比减少19.5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20亿元,同比增长10.84%。
营业收入构成方面,报告期内,钛白粉收入86.64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64.99%,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7.68%;海绵钛收入14.90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11.17%,同比增加12.96%;新能源材料收入5.27亿元,占比3.95%,同比增加27.23%。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商,也是钛白粉行业为数不多的同时具有硫酸法工艺和氯化法工艺的钛白粉供应商。按照产能计,公司是全球最大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商,全球第三大、中国第一大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商。
9月8日,龙佰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龙佰襄阳钛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佰襄阳)硫酸生产线于9月2日晚发生安全事故,导致2人死亡,3人送医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经手术治疗后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陈诗娴
举报/反馈中金汇融-a股杠杆怎么加-线上配资-炒股配资最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